首页 成语大全 不假思索的详情

jiǎ

suǒ

不假思索
  • 解释:

    假:借助;依靠;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;思索:思考探究。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。形容做事、说话敏捷、迅速。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 黄榦《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》:“戒惧谨独,不待勉强,不假思索,只是一念之间,此意便在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不假思索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懒于思考,不负责任的办事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华安不假思索,援笔立就,手捧所做呈上。(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二十六)

  • 1、他的心算能力很好,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。
  • 2、李教授是个化学专家,你请教他任何有关化学的问题,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。
  • 3、记者问他喜欢秦海璐什么时,电话那头的王新军不假思索地说“我喜欢她这个人啊!”他笑了,记者也笑了。
  • 4、阿钜和菲菲谈论身材,阿钜说:“你看你,以前瘦得像马蜂腰,现在胖得像河马腰,一个”菲菲说:“那你是什么腰?”阿钜不假思索地说:“我是标准的人腰!”。
  • 5、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,在回答别人问题时,总是不假思索
  • 6、我情愿落在大家的后面坚持正确的思考,而不愿意站在别人的前面不假思索地出尔反尔、自食其言。
  • 7、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,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。
  • 8、所以他不假思索的就断然拒绝“算了,王叔。
  • 9、用户不假思索就能懂,才是纯正的互联网时代基因。
  • 10、我还曾经用食物把许多受惊吓的狗诱引离开马路脱离危险。帮助有困难的动物是我不假思索的一贯行动。
  • 读音:bù
    [ bù ]

    1. 副词。

   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   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   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  • 读音:jiǎ

    1. 不真实的,不是本来的,与“真”相对:假山。假话。假冒。假释。假死。虚假。真假。弄虚作假。

    2. 借用,利用:假借。假货。假道(借路)。假手(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)。假公济私。不假思索(用不着想)。

    3. 〔假名〕日本文所用的字母,多借用汉字的偏旁。楷书称“片假假”,草书称“平假假”。

    4. 据理推断,有待验证的:假设。假使。假令。假如。假若。

    1.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:假日。假条。病假。

  • 读音:sī

    1. 想,考虑,动脑筋:思想(a.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;b.想法,念头;c.思量)。思忖。思索。思维。沉思。寻思。见异思迁。

    2. 想念,挂念:思念。思恋。相思。

    3. 想法:思绪。思致(新颖独到的构思、意趣)。构思。

    4. 姓。

    1. 〔于思〕多胡须的样子,如“自捋颔下,则思思者如故矣”。

  • 读音:suǒ

    1.大绳子或大链子:船~。绳~。麻~。绞~。铁~桥。

    2.姓。

    3.搜寻;寻找:搜~。遍~不得。

    4.要;取:~取。~还。~价。

    5.孤单:离群~居。

    6.寂寞;没有意味:~然。

支付扫码

所有赞助/开支都讲公开明细,用于网站维护:赞助名单查看

查看我的收藏

正在加载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