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成语大全 物稀为贵的详情

wéi

guì

物稀为贵
  • 解释:

   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。同“物以稀为贵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第一卷:“盖物稀为贵,理应然也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指物品因稀少而珍贵

  • 1、本来应该是众星捧月、一呼百应的娇闺女,可不想我生性顽皮,和众兄弟混在一起,像个“二小子”,从来没有受到过“物稀为贵”的优待。
  • 2、老兄们都在讲辩证法,这世上有多多益善和物稀为贵,更有以一当十,以质取胜。
  • 3、有人说,高教大众化以后,大学生多了,物稀为贵,物多必贱,薪酬降低,势所必然。
  • 4、由此,“物稀为贵、院小则美”的矿区检察文化逐渐沉淀下来。
  • 5、这么一来,就使得物稀为贵的社会法则,在铁观音的制作加工、销售流通、价格评定等环节中明显地体现出来了。
  • 6、“物稀为贵”是助推我省蛋价高位坚挺的一大主要因素。
  • 7、取自于牛的里肌肉,即腰内肉,包裹在牛腹腔中,肌肉运动少,因此纤维细腻,口感极嫩,脂肪不多,肉较精瘦,因每头牛就一小条而显得物稀为贵
  • 8、郭葆昌督造的“居仁堂制”瓷器,数量并不多,加之袁世凯的“洪宪帝制”转瞬败亡,“居仁堂制”瓷器立时物稀为贵
  • 9、当人们有狂热劲头的时候,那个古老简练的谚语“物稀为贵”就真的起了大作用。
  • 10、再说物稀为贵,若能人工批量生产,也就失去了经济价值。
  • 读音:wù

    (1)(名)东西:~品|宝~。

    (2)(名)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:~议。

    (3)(名)内容、实质:言之有~。

  • 读音:xī

    (1)(形)稀疏。

    (2)(形)事物出现得少。

    (3)(形)含水多;薄:~释|~少。

    (4)(形)用在“烂、松”等形容词前;表示程度深:~烂。

  • 读音:wéi

    1. 做,行,做事:为人。为时。为难。不为己甚(不做得太过分)。

    2. 当做,认做:以为。认为。习以为常。

    3. 变成:成为。

    4. 是:十两为一斤。

    5. 治理,处理:为政。

    6. 被:为天下笑。

    7. 表示强调:大为恼火。

    8. 助词,表示反诘或感叹:敌未灭,何以家为?

    9. 姓。

    1. 替,给:为民请命。为虎作伥。为国捐躯。

    2. 表目的:为了。为何。

    3. 对,向:不足为外人道。

    4. 帮助,卫护。

  • 读音:guì

    (1)(形)价格高;价值大(跟“贱”相对)

    (2)(形)评价高;值得珍视或重视:宝~|可~。

    (3)(形)以某种情况为可贵:人~有自知之明。

    (4)(形)地位优越(跟“贱”相对):~族|~妇人|达官~人。

    (5)(形)敬辞;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:~姓|~国。

    (6)(形)(Guì)姓。

支付扫码

所有赞助/开支都讲公开明细,用于网站维护:赞助名单查看

查看我的收藏

正在加载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