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造句 桐城派的造句
  • 1、由空谈变为求实,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一大变迁,也是桐城派文论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。
  • 2、姚鼐的学术转向及其后来与汉学派的复杂纠葛,对其建立桐城派产生了深刻影响。
  • 3、“真”是章太炎以文人等级、文体等级的眼光打量桐城派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,这一般是批评性的;
  • 4、曾国藩在晚清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,发展了桐城派古文理论。
  • 5、正是在这一独特的历史语境下,曾国藩通过对桐城派的改造和革新,使其再度走向“中兴”,并影响了清朝末期半个多世纪。
  • 6、林纾与桐城派古文家马其昶、姚永概一同研讨学术,传道授业。
  • 7、晚清在现代媒介基础上产生的报章体,存在的语言背景是八股文的废除与桐城派古文的统治地位。
  • 8、这两个人是反对白话文的桐城派古文家马通伯、姚叔节,均思想守旧,当初恨不得刨陈的祖坟。
  • 9、桐城派成员之间广泛存在着“师事”或“私淑”等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,这些关系是维系桐城派的重要纽带。
  • 10、相对于桐城派后学来说,戴名世的文学思想要开放得多。
  • 读音:tóng

    1.泡桐。

    2.油桐。

    3.梧桐。

    4.(Tóng)姓。

  • 读音:chéng

    (1)(名)城墙:~外|万里长~。

    (2)(名)城墙以内的地方:东~。

    (3)(名)城市(跟‘乡’相对):消灭~乡差别。

  • 读音:pài

    1.  水的支流:九派(指长江支流之多)。

    2.  一个系统的分支:派系。派别。派性。党派。

    3.  作风,风度:正派。气派。派势。派头。

    4.  分配,指定:派赴。派驻。派遣。委派。

    5.  指摘:派不是。

    6.  量词(①用于派别,如“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”;②用于景色、气象、语言等,前面用“一”字,如“一派胡言”、“好一派北国风光”)。

支付扫码

所有赞助/开支都讲公开明细,用于网站维护:赞助名单查看

查看我的收藏

正在加载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