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在线词典 七宝羹的详情

bǎo

gēng

七宝羹

拼音: qī bǎo gēng

注音:ㄑ一 ㄅㄠˇ ㄍㄥ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  旧俗,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,称“七宝羹”。

  • 引证解释:

    ⒈ 旧俗,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,称“七宝羹”。

    清黄景仁《人日集翁学士覃溪诗境斋》诗:“艳以三阳节,分来七宝羹。”

  • 网络解释:

    七宝羹

  • 吃七宝羹始于晋代的传统岁时饮食风俗,流行于福建、广东、台湾及湖南、湖北等地。农历正月初七日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,称“七宝羹”。 清·黄景 仁 《人日集翁学士覃溪诗境斋》诗:“艳以三阳节,分来七宝羹。”
  • 读音:qī

    (1)(数)数目。

    (2)(数)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;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;共分七个“七”。

  • 读音:bǎo

    (1)(名)珍贵的东西:献~|~塔|~物|粮食是~中之~。

    (2)(形)珍贵的:~刀|~卷|~眷|~典|~剑。

    (3)(名)旧时的一种赌具;方形;多用牛角制成;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。参看〔压宝〕。

    (4)敬辞;旧时用于称别人的家眷、铺子等:~眷|~号。

  • 读音:gēng

    (名)煮或蒸成的汁状、糊状、冻状的食品。

支付扫码

所有赞助/开支都讲公开明细,用于网站维护:赞助名单查看

查看我的收藏

正在加载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