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在线词典 马后炮的详情

hòu

pào

马后炮

拼音: mǎ hòu pào

注音:ㄇㄚˇ ㄏㄡˋ ㄆㄠˋ

词性: 成语
  • 词语解释:

    马后炮mǎhòupào

    (1) 象棋术语,借喻过时的举动

    检讨有屁用,田已经耕过了,哪个要他放马后炮
    belated effort
  • 引证解释:

    ⒈ 亦作“马后炮”。原为象棋术语。借喻不及时的举动。

    元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二折:“大哥须要计较此事,不要做了马后礮,弄的迟了。”
    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·武备》引此文作“马后砲”。 《野叟曝言》第二七回:“春红死后,公子大哭。 大奶奶説:‘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那马后礮,可是迟了。’”
    草明《乘风破浪》五:“你怎么不早提醒我?马后炮!”

  • 国语词典:

    事机过后才有所举动。

    如:「做事要抢先机,立即行动,不要只是放马后炮!」

  • 成语解释

    【解释】象棋术语。比喻不及时的举动。

    【出处】元 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三折:“今日军师升帐,大哥须要计较此事,不要做了马后炮,弄的迟了。”

    【示例】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第一盘‘双车错’,第二盘‘马后炮’,第三盘,小卒‘逼宫’,杀得路断人稀。”

    【近义词】事后诸葛亮

    【语法】马后炮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,比喻不及时的举动。

    查看更多

    网络解释:

    马后炮 (汉语词语)

  • 马后炮,象棋里的一招,“马”后面加一颗炮,将对方的军~马后炮一出,对方就死棋了,“一炮,直行无远近,前隔一棋乃可击物;前无所隔,及隔两棋以上,则不可击。这一招在现实中比较常用。
  • ”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贬义词,“当头炮,把马跳”是象棋的一种开局着法,马后炮指对方已经跳了马,己方才当头炮,比喻事后采取措施,无济于事,或者事情已经发生,才说自己有先见之明,说自己早料到事情的结果会是这样,指人们主观认识和行动落后于客观实际的某些情况。
  • 1、现实生活中,放马后炮的人实在太多。
  • 2、“发火”的不是爱“马后炮”的医生,而是患者亲属。
  • 3、开始又不说现在来马后炮! 
  • 4、不打横炮,不放空炮,不当马后炮;尽职而不越位、扎实而不浮躁、建言在先而不添乱。
  • 5、人们经常称汤姆是个放马后炮的人。
  • 6、消防安全多下及时雨,消防教育少放马后炮
  • 7、事实上,说这些不满足以使公民反抗领导人的,只不过是在放马后炮而已。
  • 8、意犹未尽春节过,无可奈何把家别。壮志凌云摘星月,顺便观赏美山河。新年工作要高调,积极不做马后炮。见到领导会微笑,升职加薪鼓腰包。职场寄语四个字:恭喜发财!
  • 9、我可能是在放马后炮,但我觉得我们走错了棋。我们应该雇一个专业的公关公司来处理这个危机。
  • 10、所有的对错评论所有的悔不当初不过是马后炮
  • 读音:mǎ

    (1)(名)哺乳动物;颈部有鬃;四肢强健;善跑;是重要的力畜之一;皮可制革。

    (2)(形)大:~蜂|~勺。

    (3)(Mǎ)姓。

  • 读音:hòu

    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~门。村前村~。

    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~天。日~。~辈。先来~到。

    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~排。~十五名。

    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~。

    5.君主的妻子:皇~。~妃。

    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~。

    7.姓。

  • 读音:páo

    1. 烧:炮炙。炮烙(luò)。炮制。

    1.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: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。

    2. 一种烹调方法,在旺火上急炒:炮羊肉。

    1. 重型武器的一类,有迫击炮、高射炮、火箭炮等:炮兵。炮弹。

    2. 爆竹:鞭炮。花炮。

    3.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“炮”。

支付扫码

所有赞助/开支都讲公开明细,用于网站维护:赞助名单查看

查看我的收藏

正在加载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