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在线词典 排中律的详情

pái

zhōng

排中律

拼音: pái zhōng lǜ

注音:ㄆㄞˊ ㄓㄨㄥ ㄌㄩˋ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  排中律指同一个思维过程中,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,必有一真,即“要么A要么非A”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  ⒈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。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条件下,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中,必有一真,不能都假。如一个是假的,另一个一定是真的,不能有中间情况。

  • 国语词典:

    形式逻辑思考三大原理之一,谓一事物在真与假两个判断中,不是真便是假,不是假便是真,不能有中间情况。此律原为西方理则思想之基础。唯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,有直观派逻辑及三值多值逻辑兴,均不以此律为是。且证之于量子物理学,则此律不可用,必以三值逻辑方可。

  • 词语翻译

    德语
    Satz vom ausgeschlossenen Dritten (S, Math)​
  • 网络解释:

    排中律

  • 排中律(law of excluded middle)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,排中律指同一个思维过程中,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,必有一真,即“要么A要么非A”。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,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(矛盾关系、反对关系)同时加以否定。比如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,甲、乙两人讨论这块地该种什么庄稼好。甲一会儿说应该种玉米,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玉米。针对甲的说法,乙说: “你的两种意见,我都不同意。”在这里,甲的说法就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,犯了“自相矛盾”的错误,因为他同时肯定了这块空地“应该种玉米”和“不应该种玉米”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。而针对甲的说法,乙的说法就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,因为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,而乙恰好断定上述两个判断都是假的。也就是说:这块地要不就是应该种玉米,要不就是不应该种玉米,二者必有其一。
  • 1、它对排中律和间接证明方法有效性的质疑,揭示了经典逻辑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;
  • 2、矛盾律与排中律的适用范围并没有宽与窄的区别;
  • 3、伟大的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:同一律、矛盾律和排中律,然而逻辑基本规律的现有表述并不科学。
  • 4、排中律是进行规定的知性所提出的原则,意在排除矛盾,殊不知这种办法反而使其陷于矛盾。
  • 5、所以,构造性逻辑只是在形式上而非实质上否定了排中律
  • 6、排中律是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一,它构成古典逻辑中所有证明的基础。
  • 7、同一律、不矛盾律和排中律是传统形式逻辑中的基本规律,在正统数理逻辑中体现为重言式。
  • 8、例如,当使用时,排中律就不成立了。
  • 9、随着多值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发展,经典的排中律面临着一些难题,我们应该对排中律有新的理解。
  • 10、在此基础上给出一机器能行算法,把排中律等值置换成任一重言式,证明任一命题逻辑内定理。
  • 读音:pái

    1. 除去,推开:排出。排斥。排水。排外。排挤。排山倒海。排忧解难。

    2. 摆成行列:排列。排队。排字。排印。排笔。排场。

    3. 排成的行列:排头。前排。

    4. 军队的编制单位,“班”的上一级。

    5. 练习演戏:排戏。

    6.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:木排。竹排。排运。

    1. 〔排子车〕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,多用于运货。

  • 读音:zhōng

    1. 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:中心。当(dàng)中。中原。中华。

    2. 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:暗中。房中。中饱。

    3.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

    4.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:在研究中。

    5. 特指“中国”:中式。中文。

    6. 适于,合于:中看。

    1. 恰好合上:中选。中奖。中意(会意,满意)。

    2. 受到,遭受:中毒。中计。

    3. 科举考试被录取:中举。中状元。

  • 读音:lǜ

    (1)(名)法律;规则:定~|规~|纪~。

    (2)(名)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;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;合称十二律。

    (3)(名)旧诗的一种体裁:五~|七~。

    (4)(动)〈书〉约束:~己甚严。

    (5)(Lǜ)姓。

支付扫码

所有赞助/开支都讲公开明细,用于网站维护:赞助名单查看

查看我的收藏

正在加载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