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在线词典 无声诗的详情

shēng

shī

无声诗

拼音: wú shēng shī

注音:ㄨˊ ㄕㄥ ㄕ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  指画。古人以画虽不能吟哦,但有诗意,故称为无声诗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  ⒈ 指画。古人以画虽不能吟哦,但有诗意,故称为无声诗。据《四库全书总目·艺术类存目》, 清姜绍书著有《无声诗史》,录明代及清初画家小传。

    宋黄庭坚《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园》之一:“李侯有句不肯吐,淡墨写出无声诗。”
    苏轼《和文与可洋川园池·溪光亭》“溪光自古无人画,凭仗新诗与写成” 宋施元之注:“《古诗话》:诗人以画为无声诗,诗为有声画。”
    《宣和画谱·顾野王》:“画,亦野王无声诗也。”

  • 国语词典:

    称有诗意的图画。因画无法吟诵,故以无声诗为画的雅称。清姜绍书撰无声诗史,所辑都为明代画家。

  • 网络解释:

    无声诗

  • 无声诗,亦称“有形诗”,绘画的一种别称。因画意和诗情相通,故有此称。
  • 读音:wú

    1.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:无辜。无偿。无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无度。无端(无缘无故)。无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无非(只,不过)。无动于衷。无所适从。

    南无,也作“南谟”。佛教用语,常用于佛、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,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,含“归敬”、“敬礼”的意思。如:南无阿弥陀佛。

  • 读音:shēng

    (1)(名)(~儿)声音:雨~。

    (2)(量)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:喊了两~。

    (3)(动)发出声音;宣布;陈述:~东击西。

    (4)(名)名声:~誉|~望。

    (5)(名)声母:双~叠韵。

    (6)(名)字调:平~|四~。

  • 读音:shī

    (名)文学体裁的一种;通过有节奏、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;抒发情感:~抄|~词|~风|~集|~句|~剧|~律。

支付扫码

所有赞助/开支都讲公开明细,用于网站维护:赞助名单查看

查看我的收藏

正在加载... ...